您当前的位置 :三板富> 科技 > 正文
农业气象专家冬日话“冷感”
2022-12-28 21:44:10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news2020


(资料图)

科技日报记者 刘志伟

夜间到清晨地面油菜结霜。黄智敏 摄

入冬以来,冷空气不断南下,人们普遍感觉寒冷。12月28日,记者采访了湖北农业气象专家黄智敏,请他谈谈不同环境与条件下的“冷感”,以便自我御寒。

一是干冷没有湿冷冷。黄智敏说,例如用北京与长江中下游的冬天做比较,北京比同在北半球的长江中下游纬度高10度,历年元月份平均气温为-4.7℃,比武汉低7.5℃,但冷感却似乎不如长江中下游一带。

其原因是长江中下游的绝对湿度(空气中单位体积内所含的水汽质量)与相对湿度(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都比北京大得多,在人的面部等体表的水分,因蒸发需要消耗热量,就只能向人体要热,致使体温降得比较快。而且长江中下游冬季的日照时数比北京要少得多,使人体对阴湿天气的感受,比不上太阳的辐射热,所以人们感觉比北京的气温还低。

二是城市没有乡村冷。同一地区城市内到处是水泥或油渣路面,楼房林立,增热快,风小散热慢,加之工厂、居民用冰箱、空调排热,气温比乡村高。相反,因乡村空旷,一些绿色植物、水面吸热慢,空气流畅,水面蒸发与作物蒸腾耗热较多,气温便相对较低,加之风速较大,人的体表水分蒸发也快,体内耗热降温也多。

三是下雪没有化雪冷。任一地区,开始下雪常处于冷与暖湿空气相互对峙,通常风速小,人体表面水分蒸发慢,耗热少,加之天空云层密布,地面虽也要辐射冷却,但天空的云层较低又用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地面逆辐射,又把一部分热还给地面或近地表空气,加之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时,还会释放出潜热,使地面或近地层空气获得部分热量,这样气温就不至于降得很低,因此人的感受就暖和一点。而在下雪后天气转晴的夜间,天空往往一碧无云,地面与近地层空气辐射冷却强烈,使气温比下雪时降得更低,在次日雪融化时,又会消耗热量,还存在的冷平流也有一定的风力,使人体水分蒸发快,因蒸发耗热致使体温下降。所以,在感受上就比下雪冷。

四是缓冷不及骤冷冷。如果天气由晴转阴,再缓慢下降雨雪,温度降幅较小,在生理与心理上容易适应,反之,天气迅速转雨,骤然降温,体表相对湿度陡升,人体急剧蒸腾耗热,这样在生理与心理的感受上就更冷。

五是静风没有刮风冷。在较强冷空气南下时,往往北方强大冷高压与南方的低气压区的气压梯度大,这样偏北风的风力(速)就大,人的体表水分蒸发快,即液态向气态的转化快,消耗体内热量多,感受就比风小冷。

黄智敏说,人体的感觉都与空气水分、风速、蒸发有关,这是导致冷热的关键因子,而水的相态变化及其各种气象要素,又如此紧密地掺和在人们的生活中。中国气象局荆州农业气象试验站,正是利用水的相态变化及其各种气象要素,指导农民预防农业上的热冷害。

标签: 农业气象

相关阅读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三板富 |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或电头为"三板富 |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的稿件,均为三板富 |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三板富 |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并保留"三板富 |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的电头。

最新热点

精彩推送

 

Copyright © 1999-2020 www.3bf.cc All Rights Reserved 
三板富投资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0036824号-16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