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三板富> 科技 > 正文
科研人员施妙手 助秸秆“七十二变”
2023-08-17 20:49:55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news2020


(资料图)

科技日报记者 杨仑

东北广袤的黑土地,每年产出数以亿吨计的玉米秸秆。以往,大部分秸秆被视作废物,或丢弃、或焚烧。如何把“废物”转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就要靠农业科研人员的工作了。

17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成果展示会在吉林省长春市举行。来自吉林、内蒙古、黑龙江和辽宁的科研人员们纷纷拿出自己的创新成果,让秸秆摇身一变,成为肥料、饲料甚至燃料,展现了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的巨大潜力。

本次展会的主办方是东北区域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协同联盟。该联盟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理事长单位)、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及12家相关企业共同组成。

本次成果展围绕玉米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四化利用技术,展示联盟2017年成立以来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和主推技术,共展出科技成果58项。

菌糠是食用菌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随着木耳等食用菌产业的繁荣发展,这些难以处理的菌糠往往被随意丢弃。“我们把菌糠和玉米秸秆按照配比进行发酵,转化成可以用来种植蔬菜的基质,实现资源再利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温嘉伟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能源化也是秸秆再利用的一个重要方向。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崔彦如把目标瞄准了粪污、农村生活垃圾,这些生物质废弃物与秸秆经过厌氧发酵,产生清洁沼气和沼渣肥料。经过十五年研发,科研人员在低温发酵菌剂、高浓度干发酵技术、增保温技术与装备等方面实现技术突破。

目前,该技术已经在吉林、黑龙江、山西等多地推广应用,实现总体经济效益超过9000万元,其中直接经济效益4450万元。“经过我们测算,这种全量利用的技术模式还减少了碳排放,具有一定的社会生态效益。”崔彦如说。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马国成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自联盟成立以来,就着力解决东北地区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在技术研发和应用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我们立足创新引领、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实现了东北三省一区‘一盘棋’的农业科研新格局,构建了一体化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产生了多项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技术。”马国成说。

标签:

相关阅读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三板富 |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或电头为"三板富 |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的稿件,均为三板富 |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三板富 |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并保留"三板富 |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的电头。

最新热点

精彩推送

 

Copyright © 1999-2020 www.3bf.cc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三板富投资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0036824号-16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