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三板富> 科技 > 正文
环球速讯:以脑电信号为笔,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把梦境画成画
2022-08-15 15:35:13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news2020

科技日报记者 张盖伦


(资料图)

陈赟冰团队的实验室里,放着好几排画作。

有的色泽明艳像油画,有的意境悠远像泼墨山水画;有的是繁复的线条,大气;有的是简洁的图形,清新…这些都由捕捉被试者脑电信号绘制而成,可以说是人脑与算法共同的作品。

其中有一些,反映的是被试者的梦境,是陈赟冰所负责的“脑机绘梦”项目的部分实验成果。

脑机绘梦,艺术性表达梦境情绪

陈赟冰从本科到博士一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现在,她在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做博士后。

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致力于不断创新,探索未来领域,突破学科壁垒。陈赟冰做的,就是一个科技与艺术结合的项目。

绘梦,是对梦境的一种抽象可视化。它对做梦者的快速动眼期脑电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分析和自主化的算法设计,将脑电数据转化为抽象画面。目前“脑机绘梦”系统内的抽象画作已有十几种风格,借鉴和结合了中西方大师的作品和团队自主艺术设计的风格。

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主任徐迎庆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将脑电信号转化为抽象图像的难度有三点。第一,是数据量大,人脑一秒钟能产生很多种信号,需提取出最为有效的数据;第二,则是把这些数据映射到设定的绘画元素中;第三,是根据信号进行人机交互,选择最终产出的图像风格。

徐迎庆强调,脑机绘梦,绘制的并非梦境的具体内容。算法系统把人做梦时的脑电信号“翻译”成一个个绘画元素。用它画画,不是将梦境进行具象还原,而是表达梦境传达出的情绪。比如,如果是好梦,系统生成色调明快活泼画面;如果是噩梦,则生成色调偏冷暗的画面,给人的感觉沉稳而幽静。

徐迎庆表示,“脑机绘梦”是一个科研项目,还处在探索阶段,它提供了一种新的艺术创作模式和可能性。

创造力并非艺术家专利

做实验时,团队采用的是医疗级脑电接收仪器,成本较高,佩戴繁琐。陈赟冰透露,他们准备和相关企业展开合作,打造便携式、低成本脑电设备。这样,普通人也能“尝鲜”。无论他们在做什么,是在玩游戏、弹钢琴、发呆还是在做梦,都可以生成自己的脑机艺术作品。创造力,并非艺术家的专利。人类大脑,其实无时无刻不在创造。“脑机绘梦使人在不同场景下轻松获取审美情感,可以促进自我意识的交流和自我创作的欣赏。”陈赟冰说。

借助脑机绘梦App,还可打造线上线下艺术社区,进行衍生品开发。8月底,陈赟冰团队将带着这套系统前往淘宝造物节。她表示,届时会采用相对简易便携的设备,让普通人能现场感受脑机绘梦的魅力。徐迎庆说,如果市场有一些合作的机会,他们也会尝试向前推进,但项目更大的意义,仍然在科学探索领域。

“其实,用脑电‘画’一幅画,也会让人对自身和这幅画的关系产生兴趣。”徐迎庆说,特别对青少年来说,这样的作品可以激发他的好奇心。看到一幅幅画作,他们或许也会想探究,脑电信号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为何这一刻和下一刻的信号会完全不一样。 “这种新颖的体验,能促使你去想问题。”而且,现在大家画画要用手和笔,那脑电信号何尝不是一种“笔”呢?画画并无定法,技术也能再造艺术流程。

艺术给人提供一种独特视角,本身也能给人灵感和抚慰。陈赟冰还想再进一步,尝试将梦境疗愈和艺术心理学相结合,展开当代疗愈模式的探索。团队在听觉、嗅觉、触觉、认知等方面做了布局,获得了一些智能家居产品的专利。如“控梦香薰”“塑梦音响”,来引导和改善人的“梦境”,达到疗愈的效果。陈赟冰解释,当可穿戴设备捕捉到人在做噩梦时,可以触发智能家居的开关,通过微弱的灯光、轻微的音乐或者淡淡的香味,来引导“梦境”的走向,疗愈内心的紧张或痛苦。

“重点是我们要回到科研,回到梦境项目研究本身,在不断研究和实验中对产品进行更新迭代,更好为梦境研究进行服务。”陈赟冰说。

标签: 清华大学

相关阅读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三板富 |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或电头为"三板富 |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的稿件,均为三板富 |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三板富 |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并保留"三板富 |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的电头。

最新热点

精彩推送

 

Copyright © 1999-2020 www.3bf.cc All Rights Reserved 
三板富投资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0036824号-16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